十渡,一天多的行程,景算不上绝美,但是山水之间的情趣,原就比钢筋混凝土来得生动。很高兴做了出游的决定,在对的时候,和对的人,分享彼此的快乐,留下青春的回忆。
从大一刚到北邮的时候,就一直听说京郊游以十渡最为火热,几年来都没有成行,没想到现在大家都这么忙的时候,却反而能一呼百应,二十人出游,我们班也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
具体的行程和感受就写在日记里吧,还是没习惯把自己周边的人和事公诸博客,于是就且在此写写自己的杂感吧。
孤山远眺
有了DA的些许经历,拾级而上于我算不得什么新鲜事,然而七渡的孤山寨野人谷,还是颇有点不一样的气息。其特殊之处大概有两点,其一是山石均为页岩,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其二是其水由山顶泻下,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也如山石一般,一层是一处瀑布或急流,配之以一个碧水深潭,如是也层层叠叠,总体观感是形似而神不似,大概是高处游人渐少,意境渐幽,是以山腰戏水攀岩,山顶乃转而赏水望山了。
北方的山少些秀气,多些英气,远远望去,日影下阴阳交错,心旷神怡。听my说三渡四渡的山水多有江南韵味,是影视的取景地,可惜路程较远,否则此番一同体会南北山水,大概才更有发言权吧。
碧波索桥
联票里几个外加的项目都是碧波园的,索桥、竹筏、快艇,有了之前龙庆峡月牙湾的经历,这次的竹筏和快艇的确不够刺激,相比之下,索桥的印象反而深些。这个索桥横跨碧波湖的两头,约莫百来米,算是比较“大型的”。索桥之趣在于摇晃,两头的旅客有节奏的左右迈步,湖心的游客就能享受不小的左右起伏,有几分在船上颠簸的味道,只要身子不偏不倚,迈开大步,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要是小心翼翼,反而往往步步维艰。其实细想一下,生活不也往往如此吗,大家经历了考研和应聘,大约也是走的摇摇晃晃的索桥,最后也都有惊无险了呀。
镜沉十八渡
拒马河的漂流河段在十八渡,已经是野山坡附近,河北地界。天放晴,气温回升,是个漂流的好时候,于是二十人是个皮艇,一起顺流而下,据说全长4.2公里。
河段有宽有窄,时急时缓,时而泛舟,时而漂游,张弛有度,也是意趣所在。我和骆驼一舟,骆驼怕水,因而没有加入小道波波的水战,我们只要一艇当先,过河洞,闯“险滩”,有几个连续弯还颇为有趣。只可惜乐极往往机会有“悲”,下落差最大的坡口时我一时忘情,仰望青天之下,眼镜顺势落水,葬身于拒马河滔滔细水之中。呵呵,也不知百载之后,有没有人手持我的“破镜”,大叹“折戟沉沙”。倒是桂圆脑子转的快,叫我“刻舟求镜”,无奈他手机失落,是求而不复得的,人心多比“穷山恶水”还要险恶。
想想也多半要感慨的,这眼镜伴我也四年有余,如今行将毕业,也到了它卸任的时候了。妈老催我换新的,我总是一拖再拖,现在倒好,它在青山绿水间有了归宿,我也没有再消极“怠工”的理由了,也算是两全。
桨锁连环
这个不得不提一提,人多旅游的好处,在于可以依仗人势,玩一些“霸气”的。除了lyf和wyx的皮艇先上了岸,其余我们九个艇用桨连在一起,头尾两艘发力,其他人加油,一起到达漂流终点。看着终点工作人员那有些哭笑不得的表情,心里的爽快瞬间压过了小小的歉意。哈哈,难得我们都年轻,难得我们还年轻!
车站残园
最后写写917车站的残园吧。等车的间隙,同学们分两拨三国杀和UNO去了,我秉承DA精神,继续刷地图,于是围着残园转了一圈。
那是917车站的始发点,看样子,以前应该是普渡山庄景区的一部分,如今餐馆门窗紧锁,园内草木零落,石像弃置一地,铁质的娱乐器械锈迹斑斑,渡口码头更是一片萧然,除了漫上水面的水藻,只有几艘半沉的游艇,残破的竹筏上蚊蝇成群。从旁边的碑石来看,此处接近拒马河的河源,中下游的景区那么红火,缘何源头处如此破败?
心里猜想,应该是景区扩张,在另一片地方开辟了新的景致,这边风景一般,就干脆弃置。收拾整理又得不小的人力物力,于是取走了有用之物,留下了一团萧索,除了917公车站,这里几乎什么也没剩下。想想都有点心寒,如今的十渡景致,如果一朝破败,盈利不如当初,投资者撤离,这里是不是也都会变成残园?一个经历了人工破坏而难以再回复的生态!推而广之,全国有多少名胜不是如此呢?由是,三峡沉于长江之中,有如我沉于拒马河的眼镜,莫不是一桩幸事。
写到此,这次旅游的心情变化也大致都描绘了,明天是周一,要收拾心情,马上投入到项目和毕设中,加油!日记自然明天补上,期待正式的毕业旅行,希望届时能全班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