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十渡旅游网www.shidu.com.cn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风景区,为您提供全面的十渡旅游攻略十渡农家院十渡一日游十渡二日游

生活的左派:俺们班的2010十渡春游记

编辑整理:十渡旅游网旅游热线:010-61346396更新时间:2011/3/21热度:

上周六下午,研究生班级一起出发去北京市远郊一个叫作“十渡”的风景区集体春游。

这次集体春游是我们研二班级早就规划好的。本来在去年班委会换届之后,鉴于上研究生以来就没有一次像样的、统一的大集体活动,大家就决定要一起搞个什么类似游玩的活动团聚下人心。后来由于“生不逢时”,赶上北京市首当其冲陷入“H1N1流感”的漩涡,去年秋天的设想就统统靠后了。其实挺可惜的,当时设计的什么秋游啊、在京高校联谊会啊看似都挺诱人的,但人算不如天算,为了所谓的“安全”,就都搁浅了。

新学期伊始,“去哪儿玩?”就又提上了议事日程。经过上次的“夭折”,大家的兴致没有受到打击,反而出奇的高,至少是我结识这个集体以来最群情高涨的一次。虽然最后也不过才搜集了30多人等,刚过硕士班人数一半,但在名校的所谓“独立”风气中,已经很难能可贵了。之前持续了一周QQ群里七嘴八舌,为本次出行打下了期待的基础,但往往“中式民主”被证明为只是东家长西家短。因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吵吵闹闹本质都是寂寞男女的扯淡,竟然在临行的前一天连活动项目日程表都没有…后来在北京西站,班长小韦从兜里掏出的是皱巴巴的手纸似得人员名单…

班委同学选择了十渡。十渡其实是个知名度挺高的北京景区,可能是由于一些影视作品的间接宣传吧,也由于在繁闹无边的北京城能找到一处农村就算是“景区了”,十渡就不知不觉“被出名”了。有了目的地之后,大家又弃包车,坐火车。说实话,我也很期待这种多年不见的绿皮火车了。就在这古老的交通工具里,居然也要晃荡2个多小时才到十渡景区。而其实十渡只是隶属于房山区的一个镇…

在火车上,大家出奇的热闹。这是我们班难得的热闹。我们周围一干十人玩起了“天黑请闭眼”游戏,在大家往往很搞笑的推理和个别同学总是第一个“被杀死”中,大家闹闹哄哄的到了景区了。下火车一看,都晚上20点了。

下火车没多远就是活动驻地某农家乐。吃上了城里面许久不遇一回的农家菜,虽然我怀疑这些盘中餐也并不是纯正的山区特产,但能从大鱼大肉中换个口味也还真是不错。唯一不足之处就是大家吃的太匆忙,全为赶稍后的“篝火晚会”。我发现,人民群众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山区人民更是独领风骚。这个篝火晚会和后来的很多场景真的是太山寨了!弄了块山脚下的空地,搬几块石头做凳子,然后在中间烧几块木头就可以组成“篝火晚会”。晚会不如说聚会,大家闹闹吵吵,很快过去了。不过可以从中得出道理:现在的都市人是真寂寞啊…玩的什么都不是,是寂寞。

意犹未尽的回去,我和几位同学觉得漫漫长夜不该交给睡眠,本想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嘴胡说,可大家都太“哲学”了,理智的过分,都选择了去见周公。这就让我不免怀疑本次是来出差的,太呆板了。那既然无人响应,我们三个男的就选择了在一张床上吹吹牛B拜拜火,不知凌晨几点睡去了。

早上早早被冻起来,大家分成3桌,囫囵几口早饭。早饭过后,按照日程安排,爬山,可怜山叫什么名字我现在都想不起了。这个爬山还是很有意思的,首先是它的轮廓。这里的山和华山有一拼,外表都很险峻。仿佛天公用玉斧劈裂而成,突兀耸立,绝不拖泥带水。山上的景貌也出奇的干净,像极了谢顶的老男人,几乎是寸草不生,除了石头。这样的山必然险,后来的“华北第一梯”和那个好玩的螺线似旋梯就证明了这点。山的险我不想多去描述了,自从去年华山下来之后,我已经吓破胆了…将无限风光留给后人吧!

注一下:根据作者描述,这是东湖港风景区

到了山顶上,大家有被骗的感觉。因为那里除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旗杆,杆上飘红旗还不是五星的之外,就完全一无所有了。惯例照照合影,四处望望以后,集体下山。

下山后进行了一项比较好玩的活动——划竹排。这是我第一次玩这种东西,还带着一定的新鲜感。不过后来又印证了我的“山寨论”,因为这不是“小小竹排江中游”,而是人工挖出的一个大泳池。大江大河,大泳池都罢了,关键是几十号人在一起玩山寨版“奥运皮划艇比赛”和“江中对歌”挺有意思。特别是我提议几只竹排并在一起,组成“航空母舰”还真是有童趣,看来我也学着山寨了。美中不足的是,在一次打水仗中,不小心摔倒了,虽然没掉到“泳池”里,但却弄破了我的衬衣,我这可是第一次穿的凡客啊,我一直把它当山寨正大保罗看…

要说这次班级集体春游最令我开心的一个环节,就当属竹排之后的小分队骑马了。第一次跨上马背,我感受到的是异常的兴奋,因为我又把这个大牲口当山寨BMW了…话说骑马的感觉真的很好,虽然据我的目测时速只有5公里吧,但那也是我心里的“骏马奔驰保边疆”了。有趣的是,这些个圈养的马匹,出奇的乖顺,在我多次“拍马屁”后,它都不跑起来,而只要我轻声喊下“吁…”它立刻就停止了。看来这马真省油啊!在难得的几次马队小范围奔跑起来的时候,我感觉太刺激了。尽管这刺激的代价是我现在的腰部还在酸痛,但我宁可用10倍于身体上的疲劳来换取,我也愿意那纵横在马背上的奔驰。

骑着马赶回到农家乐又必然是第一次乘坐交通工具穿梭田野和公路了。恋恋不舍的下了马,回到农家乐班级同学们准备这“最后的晚餐”了。这个饭桌上有可以炒作的题材,那就是烤全羊。这不知凝结了多少人口水的“烤全羊”早在大家出发之前就被庄家炒得火热。后来庄家在“出货”之前还告诉我们:一只变成了两只!好在后来我提议大家都数数自己餐桌上羊腿,经过现场刑侦,3张饭桌上共6只羊腿。。。我聪明吧?至此,我感慨残疾人在哪里都不好混,在动物界也是如此呀。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羊肉实在太少了,我不免怀疑起来。最终,宏大的概念股“烤全羊”,以我只吃到一块很干巴、很凉的羊骨告终了。赔了!

整个晚餐大家吃的出奇的安静,让我很拘束,很不自在,有一种自助餐的感觉。吃完后集体奔赴那个小小的十渡火车站。站在铁轨边上胡吹海说了一会儿后上了火车,农家乐大姐保证火车上有座,果然如此。大家三三两两挤在一起,前半段我跟一同学用蓝牙连接手机游戏,玩的不亦乐乎;后半段碰见了“中央民族大学杰出毕业生”玉姐同学,侃了半天金融股市楼市云云。火车上坐在对面的是大一本科生校友,一眼扫过去,感觉自己真的老了!看来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在象牙塔里混迹太多年了!

比来时还慢的火车晃荡晃荡了近三个小时。托着疲惫的身躯和几个同学打车回到了苏州街上的西门,洗洗涮涮,脱去一身尘土,晚上忽忽悠悠睡着了。

纵观班级集体春游,十分难能可贵。已经失去多时的集体氛围又一度凝聚起来,让我们这些大了的学生和都市北漂青年感到欣喜。虽然没有推杯换盏的嬉闹和友情浓浓的欢聚,但毕竟在寂寞的水泥森林里,我感受了一丝温暖,尽管这温暖会很短暂。

傍晚,大部队从农家乐里走出来步行去火车站的时候,我得知小白要留下继续游玩。其实那一刻我很想和她说一声:注意安全。结局却是我望了她一眼,她也是。那眼神里不知是什么,只是终究我没有说出口。

难忘那十渡的马上处子秀,我愿时刻回响着姥姥哼的小调,骏马奔驰保边疆。。。跨上马背的瞬间,让我暂时忘却了所有烦恼。

2010、4、20晚写于人民大学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