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久阴乍晴,难免风清日爽,最少早上,是适合骑行的好天气。5:40到定兴,6:40到涞水。 7:30到张坊“宋古战道”路口早餐、补水、休整。一路80公里的狂奔,中间不曾休息,到也不累,看来有些装备还是要更新的。
早饭,一屉包子,强吃还剩下三个,小米粥,(如果那还叫米粥的话)半碗,8点准时向十渡方向进发
不得不提的是,早饭后,西北风就大了起来,感觉有4级以上,骑行的感受就是一个字:正顶,从此也开始了一天的顶风作案之行程。
十渡山山石奇峰险,渡渡水清景美,峰、石、峡、水、洞、溪、潭景景相映,正是三步一景五步一画绘出百里画廊,百米一桥千米一渡构成十渡风光。
说话间来到一渡:“石门慑水”从此开始了山水十八渡的圆梦之行,以后的路缠绵在拒马河旁,沿着山谷在太行中扭捏作态。左冲右突间,弄出许多水来,这水,生生的让山更有了灵性!
二渡剑壁平关、三渡笋峰祈雨、四渡仙峰朗月
沿途景致、风景不必公爵刻意描画,因为古人早已说过:早知有十渡,何必下江南。
我要说的是今人未必就有这样的感慨了,这一路走来,路边最多的应该是“农家院”“接待中心”“酒家”诸如此类的关键字。要说天下名山庙占多,那么“十渡尽是农家院”,也不算符会。沿路但凡入眼些的景色,不是“门票景天成”,就是“农家后花园”,让你游兴全无,拍照无门----请注意,我说的不是无“快门”,说到拍照,这真是无巧不成书,上次和“立早”去神仙山的时候,相机没插内存卡,一张相片没留下。这次竟然如出一折,笨重的相机徒然增加了我的负重!
记不清楚那个影视拍摄基地是几渡了,不过肯定是在五渡之前,路过的时候远远看到旌旗招展,绕进去(买门票的可能没有上班)交淡中得知拍的是新“三国演义”群众演员、摄像、Xx等都来了,就连替身都到了,就差主演和导演了,嘿嘿,这个可以理解,开会的时候,主要领导肯定是最后一个到!听说拍的是谁谁大战三天三夜的故事,凭我有限的三国知识,应该是张飞和马超。不过纳闷的是那旗上怎么写着一“刘”?!请历史渊博者明示。只见两匹马在河滩上演练,摄像也在找机位,趁着群众演员乱作一团,叫住那个扛大旗的兄弟,换上他的衣服,握住那杆大旗,偷偷拍了一张,可惜,可惜,因为相机原因,并未曾留下证据。
五渡叠翠听风、六渡金滩日沐、七渡旭日东升、八渡鹭飞苍崖
一路走走停停,能记住的就是七渡那的孤山寨景点,深受最深的就是XX至XX的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当中,一路的钢筋水泥,桥墩高筑,不可想象建成那天,车水马龙、钢筋柏油的高速路同这幽静的山水合一而成的“美景”会是多么的不伦不类!!这一离北京最近的以负氧离子闻名的胜地,会不会成了汽车尾气的收纳站?人们在改造自然的时候,早已破坏了自然,出行的方便同身体的健康哪具更重要?上天赐予给我们一方灵秀的山水,除了沾满铜臭的收费景点,除了酒气熏天、污水乱流的农家小院,除了…………除了这些,还会有什么呢?!
九渡笔架仙成、十渡龙岩现佛、十一渡碧塔溪映、十二渡龙门放舟
十渡的美,个人认为全体现在九、十渡这里,这里也是商业气息最重的地方,公爵不喜欢这样的氛围,快速通过。浪费了那如山的笔架,错过了天成于山崖上的“佛”字,不过如果我佛有知,佛光也不会再现于此吧?
十二渡那很有点小桂林的感觉,可见一左一右两座高耸直立的峭壁,象两扇刚刚开启的“龙门”,拒马河水从“龙门”中滔滔流出,景色非常壮观。河中有一片十分开阔的水面,驾一叶扁舟或竹排在这片碧波之上,定会令你魂清气爽,心旷神怡。这不那边真有十来个青年男女,光着脚,撑了竹篙,划了竹排,分成四五个组,到不是对歌,是在打水仗,用一块块的石头投于水中,溅起串串水花,身上全是湿的,而笑声响彻山谷,那边善于经营的老板此时抬出法宝,一种长距离射程的“水炮”,这名是我起的,因为出水量大,射程远。这几个人纷纷换了武器装备。演出顿时更加精彩,搞得个个如出水芙蓉般,对,我说的芙蓉是指那几个女的。你问那几个男的怎么样?我没注意呀!不好意思。好风景,真是好风景,如果此景不在农家院内,如果岸边少了那些供人休息的房间,如果,如果没有这些如果多好!
十三渡孤帆远影、十四渡一障平天、十五渡风杨晨涛、十六渡桃渡夕照、十七渡五行山峙、十八渡三清合聚。
从十三渡之后,山谷从喧嚣归于宁静,我觉得十三渡这名字应该改一改:帆孤影远,这个可能更贴切!此中意境,只有你去了,才能体会!从七渡的日东升到十六渡的夕照,公爵推荐,此中景色,亦是十渡游的精华所在。值得慢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