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首页 新闻 民俗 住宿 美食 游乐 拓展训练 旅游线路 游记 婚纱 拍鸟 写生 摄影 视频 狗友 亲子 钓鱼 |
![]() |
十渡天气 有山人家 17渡大峡谷真人CS 狼牙河漂流 拒马河漂流简介 孤山寨 东湖港 蹦极跳 江南竹筏 最不容错过的 虹鳟鱼 十渡门票![]() |
![]() |
您现在的位置: 十渡旅游网 >> 骑行 >> 骑行游记 >> 正文 |
从东北骑到北京,我想在临走之前去趟房山的十渡,拿出地图设计了一下线路:十渡、野三坡、百花山——
10月8日:
7:34,我骑车出发。香泉环岛、旱河路、玉泉路、小屯路、卢沟桥……走过多次的地方啊!到京良环岛我已骑出 44KM,到周口店镇政府广场前是67KM。按路标的指示走“上方山”的方向,骑了一会儿我意识到这与我两年前走的路线不一致。
当我骑到下中院时恍然大悟:上次我是进了周口店、走的周张路,这回是绕行了,无意间避开了一道大梁。接下来的路就又是熟路了,上坡、下坡……上方山已经去过,没必要再去;石经山、云居寺也挥挥手Bye Bye了——两年多,这条路还是有变化的,如云居滑雪场举办了“首届北京(房山)大地文化艺术节”、大峪沟把磨盘柿产业搞得更红火了,等等。
午后一点多钟,我进入了十渡风光带。今儿的天气不作美呀,雾霾沉沉,真可惜了十渡的美景。两年前,我在这条风景线上留连忘返,那斧削般陡峭而秀丽的大山再配上小鸟依人般娇柔的拒马河水真是太美啦!现在雾气沼沼的,大山成了模模糊糊的影子,尽管无改其秀气,可到底是美中不足,尤其是像机里呈现出来的就难免令人失望了。
还有一点煞风景的是,新修的桥梁对景观造成了破坏,如果开车的话,你就不能“亲水”而是与好多个“渡口”擦身而过。所以,有要去十渡玩的,最好走老路,否则你会错过好些美景。尽管天气不理想,各个渡口(桥)都有许多拍婚纱照的年轻人,这是近年来的潮流。
十渡不止于“十渡”,已扩展到十八渡。一路上的饭店、农家院密密麻麻,显得非常热闹,不过旺季现在已过,从今日起大多数人都上班了。
当我骑到十八渡的时候,被雾霭欺负得一直红着脸的太阳已沉到山后边去了。过了十八渡就出了北京,进入河北地界了。
17:10,野三坡镇到了。这是个纯旅游性的镇子,到处都是宾馆(还有几家叫客栈的,没旅店、招待所一说)、饭店。街上有好些揽客的,我找了个15元/夜的农家院住下了。我正喝着酒,又进来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攀谈得知他们是首都师大的大二学生,坐火车到这儿来玩的(路上我看见铁路悬在崖壁上,钻山越岭,极其险峻,而从北京西站到野三坡的火车票才7块钱,我没想到会这么便宜)。听说我是骑自行车来的,他们个个一脸的惊讶,我给他们讲了一通“人生大课”,他们把椅子转向我认真地听着,像专心的学生面对老师一样。
当日行程:156KM。
(11:04)
(11:36,下中院)
(云居寺之后的滑雪场是大地文化节的开幕式会场)
(门口的宣传牌,记得好像是清华提出的)
(中国磨盘柿第一村——第一的情结)
(这个两年前没有)
(这个也没有)
(这个还没有)
(这个也是新客)
(13:22)
(如果走高架新桥,这些你就看不到了)
(两年前,我从这个路口离开十渡,右转奔的G108)
(不解为何限高?两年了怎么还施工?)
(14:52)
(十渡,极乐场所,蹦极)
(路口的建筑是平西抗战纪念馆)
(15:07)
(15:18)
(15:28)
(15:34)
(15:40)
(铁路在穿山,有时是挂壁)
(15:52)
(15:59)
(16:10)
(在建的涿张高速)
(镇边的民族园是个娱乐场所)
10月9日:
将近七点,我骑出野三坡。
老弟提到的白草畔景区是在去往九龙的路上,而我要在马各庄的交界口走G108国道回返(我的原计划是想走G109国道返回,后因天气及时间的原因而改变了主意),所以放弃——路上也是景啊!
清晨的这段G108真静,我骑了很久,几乎没遇到车辆。
今天跟昨天差不多,还是雾气重重的,看来晚间很可能要下雨。
从野三坡出来,是较缓的上坡,路面不太好。一上G108,就开始漫长的大坡,从 145KM里程碑起,先是9KM的大上,来段3KM的小下,再来个7KM的大上,接着不到2KM的大下之后是3KM的大上,这才开始大下了。大上我还是使用1+4档,速度不到8,造得汗流浃背、气喘如牛。
这真是京都的屏障啊,这样高峻的大山怎么就能让日本鬼子突破了呢?我在国道上俯视山谷里的村子就跟火柴盒似的,太偏僻了,生活太不便了。路边有几伙在干活的村民,他们是在砌水窖,我估计是浇地用的;看来大山里缺水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决不会像游人一样把山当风景看,换了我要是老憋在山里也会恨这绵延的大山隔断了外界的繁华的。
经过红色的堂上老区,正午时分骑到石板台,也就是我两年前从六渡骑过来的地方。骑到霞云岭吃午饭,我一看码表,一上午、5个小时,我才走出70KM路来,可以想见那段大坡的厉害。距离到家还得有约百公里的路,或许要贪黑了。老弟说可以开车接我,我觉得没那个必要。
我骑的G108全程新铺了路面,没有了从前的坑洼,平坦得很。大概是在贾屿口吧,G108修了复线,新路打通了三座隧道、架了几座桥梁,把老国道拉直了,这使我少爬了几道坡、少绕了几个弯,节省了一些时间。出了河北镇与老G108重合后,我离潭柘寺只有12KM了,而这时的时间还不到两点半。我又爬了约3KM的大坡,一个俯冲蹿出潭柘寺镇,时间是15:15。我心里有数了,发短信给老弟,告诉家里我六点到家。
离开潭柘寺镇是一段上坡,之后就盘旋着下山、出山、进城了。我太小觑了城里这段路了,也挺磨功夫的,因为正是下班的高峰时段,速度快不起来,虽然我在六点前赶到了家,但天已完全黑了。
当日骑行:175KM;两天行程:331KM。
(7:14)
(8:50)
(一老乡赶着驴车,驴伸着舌头、喘着粗气在艰难爬坡)
(9:09)
(10:33)
(号称“小布达拉宫”)
(两只小狗安祥地趴在路中间,我经过时黑狗起来了——这是我过去后拍的)
(10:43)
(堂上村,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
(路边台上立头白象不知有何寓意)
(11:14,这块里程碑跑到护栏外侧,特拍)
(11:41,到了石板台,也就是两年前我从六渡骑过来在此吃午饭的地儿)
(这面迎宾墙依旧,人同车不同,饭铺也面目皆非了)
(当年这个路口因为施工而一片狼籍)
(12:28,粉刷一新的霞云岭学校)
(12:57,银水村)
(13:14,复线的第一个隧道)
(13:18,第二个隧道)
(13:21,第三个。。。记得当年我在长操村头累得歇了好一会儿——两年的锻炼,我的体力大增了)
(13:41,佛子庄巧遇文艺下乡的杂技表演)
(佛子庄外的龙王庙)
(右边就是老国道,一路上新复线与老国道若即若离,通常是可望不可即)
(出河北镇,离开新路,那是通阎村的,再走就回房山了;我在桥上拍的)
(14:25,重回老G108)
(爬上坡顶,垭口有红叶一装饰,看上去真美)
(松树岭——很早的隧道,上回走时没有它的印象了)
(15:18,出潭柘寺镇,这儿成了小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