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兴奋,带着未知,2009年的岁末,我参加了国家地理会员俱乐部组织的十渡观鸟活动!
观鸟,对于我来说,可以说是完全不懂!因此出发前特地在网上搜罗了一些鸟鸟资料以及观鸟注意事项,对自己的观鸟知识进行恶补!
12月19日,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气温零下10度,早上6点半出门奔赴集合地点--中科院国家地理研究所。
8点整,大客车载着40多名鸟人(大多数为菜鸟),前往北京房山区十渡。十渡,北京著名的夏季消暑圣地,在这里能看到鸟,还真是头一次听说(孤陋寡闻的表现)。
----今天不出意外,应该可以看到国家一类保护鸟--黑鹳! 领队杨老师向大家介绍到。
----十渡,是黑鹳的世界级迁徙繁殖地!(真的呀!生长在北京的我,竟然只知道麻雀和喜鹊)
----当然,我们还有机会看到普通翠鸟,秋沙鸭等水鸟。不过看鸟也是要凭运气的噢!
1个多小时的车程,在杨老师的讲解中不觉过的很快,大家不仅对今天的观鸟对象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一些观鸟注意事项以及观鸟器材的使用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车到十渡风景区的六渡,全体下车!各种长枪短炮预备!
看!传说中的黑鹳!只见山顶上并排站立着几只黑鹳!数数看,一共有8只呢!靠!真是中了头彩呀!
黑鹳:成鸟全身黑色羽毛,腹部白色,长腿,长喙,腿和喙均为红色。胸前羽毛呈现出金属绿色,很是漂亮!
只可惜,自己的相机长焦不够,无法将黑鹳拉近,只能将就的拍两张啦!
看完了黑鹳,大家在拒马河畔又发现了普通翠鸟,俗称小翠!羽毛蓝色,腹部红色,两侧绿色!真够鲜艳的呀!以小鱼鱼为食。
小翠飞行相当快,拍摄不太容易,只有在它停下时才可以抢到两张!
随后的观鸟活动中,我们还看到了白腰水鹬,沙崖燕,两只游隼抢食一只岩鸽,一只红尾水鸲,一只苍鹭(俗称长脖老等),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啊!
天气虽然寒冷,但看到了如此丰富的鸟鸟,让我们竟然欢快的手舞足蹈,快乐的气氛洋溢在整个十渡峡谷中......
首次接触观鸟活动,让我长了不少见识!想起以前很多国外来的朋友会问:北京为什么看不到鸟呢?我总是说污染重啦什么的来搪塞!因为有没有鸟,我心里也没有底。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北京不仅有鸟,而且野外有很多珍贵的品种!
希望大家都可以来北京十渡观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