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珠是清代朝服上佩戴的珠串,形状如同和尚胸前挂的念珠。朝臣,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的,本人及妻室或儿女和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大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员穿着朝服时,才得挂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朝珠已经失去了其实际的作用和价值,成为了收藏爱好者们热衷的收藏品。
在近几年的拍卖会上,朝珠屡次拍出高价,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收藏爱好者。在香港苏富比2010年春季拍卖上,“清雍正御制东珠朝珠”拍出了6000万拍卖,价格刷新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而在2014年香港三希堂春拍会现场,一串当年慈禧太后赐给光绪帝,光绪帝又转赠给珍妃的绿色翡翠朝珠,起拍价为1.8亿人民币(约合港元2.23亿)。由于官员上朝佩戴朝珠是清朝独有的一种礼仪,经历时间的涤荡后,保存完好的朝珠已是凤毛麟角、奇货可居,所以才会出现如今在拍场上居高不下的拍卖价格。
呼和浩特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张宝舰介绍,清代的朝珠多用东珠(珍珠)、翡翠、玛瑙、琥珀、珊瑚、象牙、蜜蜡、水晶、沉香、青金石、玉、绿松石、宝石、碧玺、伽楠香、桃核、芙蓉石等世间珍物琢制,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
“最近几年,收藏市场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朝珠就是拒马河朝珠。这种朝珠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在前几年河北省唯一一条常年不断的河流——拒马河发现了一艘沉船。这艘沉船是清代道光年间用来给承德避暑山庄运送朝珠的官船,当船行到拒马河时发生了沉船事故。被人们发现后,出土了大量的朝珠,琉璃材质的朝珠,体积较大多数为圆形,特征突出,因此被称之为‘拒马河朝珠’。但是真品的数量有限,一些人看到收藏爱好者热衷于朝珠的收藏,就开始根据拒马河朝珠的特征来进行仿制。时间一长,收藏市场上就出现了大量的仿品,收藏爱好者们在收藏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仔细区分朝珠的真假,以免上当受骗。”张宝舰提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