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由于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又有拒马河阻挡,易守难攻。因而,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成了平西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域。
平西,抗日战争时期指北平以西宛平、良乡、房山、涞水及涿县一带12个县的4万多平方公里地区,有30万人口。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平西地区从战略上讲,北临平绥线,南扼平汉线,在华北日军统治的中心——北平、天津、张家口的肘腋之下,直接威胁到日军占领的交通要道和大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937年9月13日,日寇在抢占平津两大城市后,派飞机在涿县上空盘旋,投掷炸弹,顷刻间,城乡各地横尸遍野,满目断壁残垣。9 月16日,日寇进入涿县城南太和庄,一次就残杀男女老幼28人。9月17日清晨,日寇闯进涿县城东南柳河营,宁静的村庄立刻鸡飞狗跳,乱作一团。日寇进村后,赤手空拳的乡亲们怎么能对付得了荷枪实弹的日本兵呢?柳河营23名老百姓被日寇当场打死,他们又将39名青壮年农民捆绑起来,推到村东头用机枪扫射,其状惨不忍睹。在柳河营惨案中,日寇共杀害无辜群众70多人,烧毁房屋260多间。
日寇在平西地区疯狂地杀人放火、奸淫抢掠、无恶不作。
日寇的淫威没有吓倒平西地区的人民群众,他们自发地成立各种组织与日寇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1938年3月,晋察冀军区先后派出邓华支队、宋时轮支队开赴平西,开始建立抗日政权,平西抗日根据地由此诞生。 1939年初,党中央又指派萧克率一批干部来到平西,成立了冀热察挺进军,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平西抗日根据地。
1942年12月27日深夜,晋察冀军区七团二连一排副排长李连山,战士王文星、刘荣奎、宋聚奎、邢贵满在河北涞水县鸡蛋坨山和日伪军的战斗中,他们为了保卫我党政军领导机关和乡亲们安全转移,浴血奋战,完成任务后弹尽粮绝,宁死不当俘虏,纵身跳下悬崖,视死如归,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壮歌。1943年1月5日,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副司令员萧克签署嘉奖令,表彰了他们的事迹。
五位壮士舍生取义,像这样的英雄在平西根据地不可胜数。一幕幕令人震撼的场面,给人留下了永久的记忆。不知有多少八路军战士、游击队员、抗日民主政府区县干部和普通群众,为了民族的利益,把一腔热血洒在了平西的大地上。
平西抗战纪念馆序厅迎面墙上“抗日战争在平西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16个大字赫然跃入眼帘,这是1984年10月,萧克老将军来到平西纪念馆,挥毫写下的题词。如今,平西纪念馆把当年那一幕幕历史画面,定格在一幅幅照片和一件件展品上。平西纪念馆共有历史照片400多幅,各类文物80多件。
平西抗战纪念馆是北京最重要的红色旅游基地,目前免费开放供游人缅怀这段历史,激励我们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