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渡穿越是房山户外的强线,不仅距离长爬升高而且路况复杂,不仅有连续爬升而且还要攀岩,走悬崖边小路,更有那千古河床的 10公里长沟复杂变化,忽而左侧忽而右侧忽而沟底巨石上跳跃,所以没走过户外2.0强度的朋友一般是不敢轻易尝试,特别是这个季节草深遮道斜坡路滑,石头上的青苔更是“杀手”,往往令户外朋友望而生畏,一般都选择春季或者冬季穿越。
GPS数据并不怕人,19.6公里,累计爬升1260米。但是真走起来就知晓其过程的艰辛了。一位朋友说,比一日“三尖 ”还要艰辛。一日三尖就是一天奔走于房山西侧三个千米峰之上,爬升高,跨越大,距离长,大约33公里,累计上升1780米。连穿棺材山、大洼尖、白云陀,不过那里路况好,非常清晰,除了大洼尖松林下庄户的近道模糊,其他都可谓户外高速路。不抄近路还可以绕行同心石下庄户,也是非常经典的成熟路,不影响速度。
9月28日燕山旅行群在群主行旅者带领下,共20人参加活动,完成全程的有18人,2人因为体力中途下撤。用时11个半小时,早晨7点登山,下午5点半到七渡车站。主要队员有行旅者、冬至、木头、山人、爱心、梅子、羊羊、好人、玉米、新月,以及羊羊带来的多名外挂。
一七渡穿越是燕山旅行群的功劳,是他们不懈努力,终于穿越成功,现在的道路上还有他们留下的路标和标志,许,就是许三,还有老张,冬至,探路快乐和木头。这些探路者经过数次拼搏,终于从金字陀的北侧向东找到通向高粱站的小路,又从高粱站找到下千古河床沟的垭口,随后才有山人带领数个户外队行走一七渡,并且补充了很多红布条,方便驴友。
此行最大收获就是外挂多,超过正式队员,说明一七渡穿越的影响力;其次是在下千古河床沟时又走出了新道,在沟里行走左侧也找出新路;还有就是山人第一次带着没有攀爬野山经验的爱心走完全程,也算是房山户外的壮举吧。
5辆车分别从房山、燕山、良乡、涿州出发,奔向一渡集合地。6点钟爱心驾车载山人、冬至和行旅者驾车在木头、好人从燕山出发
不到7点就到了一渡车站,这两位女司机技术熟练,温柔中透着坚毅,值得一提的是探路快乐,本来想参加活动,但作为单位骨干,厂里紧急通知他必须到单位,于是只能放弃活动,但作为老队员,一七渡探路成功的功臣,他6点不到就到山人单位门口,为大家带去厚厚一沓油饼和手台,因为飞毛腿——穿山豹手台坏了,为了活动方便,快乐提供通讯工具。
7点,从良乡出发的新月一车和从燕山星城出发的羊羊一车也到了集合点,就差涿州的车了。于是大家先行出发,保持联系,边走边等涿州的朋友,到了女娲补石像,涿州的几位朋友就赶上来了,大家一起照合影,因为群里大多数人是冲浪手会员,于是,就把手台频道调至冲浪手频道。行旅者安排木头、豹子、冬至领队,羊羊、好人、玉米及羊羊的外挂居中,山人、爱心及行旅者在后,山人走过数次一七渡,为收队,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向三皇山出发。
过程是艰辛而有趣的,山人这个收队有时与前队拉的距离过大,木头知道山人对路况熟悉,所以并不在意,他的注意力在豹子身上,他就像一只出笼的豹子一样,四处乱窜,带着队伍腾挪辗转于大山之中,山人自然也就有后队成前队的礼遇而窃喜了,也引得爱心开心大笑。说山人哥也不提醒豹子,让他带着大家走折返路。我说豹子体力过剩,我让他去为大家摘红霄梨,他嫌要多跑出几公里不肯,就让他在大山里多转会吧。因为豹子没走过一七渡穿越,出现偏差在所难免。房山大山特别是十渡就是这样,好走的路容易辨认的道往往是歧途或者断头道,通向悬崖绝壁。而且出现过恶性事故,有人坠崖殒命。
山人服从命令担任收队,一路上介绍左中右三条线路的特点,今天我们走的是中路。可笑的是羊羊一路追着豹子猛窜,把自己的外挂甩在后面,反正有山人收着。一名女队员见到水潭,欣喜若狂,急于拍照,结果脚下一滑,跌进水潭,水深及胸,赶紧爬上来,把山人轰走,脱衣服拧干,再穿上赶路,给大家带来些许欢乐。要是夏季,山人也会纵身下去。由于队伍拉开距离,羊羊的两个外挂一个跑失,让大家好找,一个大腿抽筋,看来一起一七渡还真够劲!山人在最后面,前面发生的事都是时候才知道的。
真佩服爱心,从未登过野山但爽朗热情,充满活力,喜欢大自然,因为偶然看了山人的博客而深深地吸引,被家乡的美景震慑,于是与山人成为好友,积极要求随山人参加活动。我也曾担心她的体力,设想实在不行一五渡下撤,但自己担负着全队的收队任务,一定争取带着她走完全程。因为爱心决心很大,意志坚定,说山人哥能走我也能行。我就带着牛肉、营养快线、红牛,为她多背些水,节省她的体力。还真棒,上了三皇山,梅子、新月体力透支,就不随大队前行了,爱心没有问题。到了金字陀前的一串爬升,她累了,于是坐下来吃牛肉,酱小鱼和烧饼,把红牛喝了,随后与山人一起追赶大队。山人左肩疼,手臂不能伸过额头,背登山包时都是要爱心协助,在攀爬金字陀石壁时也是爱心帮助,两人一同顺利登上去的。行旅者一直在前面不停用手台询问,她也担心山人攀登石壁困难。没想到两人顺利上来了。
到了仙人界上面的斜草坡大家吃午饭,不知前队谁选的宝地,铺上打塑料布,摆开食物,坐在上面慢慢下滑。实际吃饭应该在仙人界石台或者到高粱站平台。山人向来是绝对服从命令,在家里在单位在户外都是出了名的,于是坐下来和先到的队友共餐。
到了七渡垭口,我们从羊圈的左侧下沟,原来山人走的三次都是右侧,下沟沿着陡峭的石崖下右行,不久与右侧进沟路重合,到了千古河床的沟脑,大家惊喜看到山楂红红的点缀在绿枝叶间,这些野山楂让大家大饱口福,纷纷采摘。
采摘之后,顺沟而行,夏季雨水大,沟里的荒草没腰,很难辨认原来的小路,山人在前面开了一段路后,在一处极意迷路的岔口拴上红布条。下行路正确但不明显,直行路清楚但是错路。于是山人等因采摘而滞后的队员走过继续收队。
荒草、树叶和石块上的绿茸踩上去都会滑倒,山人看到几名队员跌跌撞撞,嘱咐戴好登山手套,用好手杖。很明显,夏季没有来过,原来清晰的小路现在模糊不清,因而也影响速度。进入主沟后就要沿着沟里走,沟里又有效断崖,下不去,那就在左侧或者右侧寻找与沟平行的山腰小路。我们沿着以往的右侧山腰小路行走,到了一处羊圈左下行到了沟底,然后就在沟底向下行走。而豹子选择了沟谷的左侧山腰路最后也能下到沟底,为户外又探出一条新路。
到了清潭,爱心体力透支,行走迟缓,坐下来休息。行旅者拿出红牛,休息片刻就需追赶大队。5点30分过吊桥,5点40分才到七渡车站,结束了艰苦而幸福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