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的全家自驾游酝酿了好久,之间因为各种原因,好几次被耽搁,7月24日终于成行。
目的地是河北境内的野三坡。据资料记载,“三坡”二字是由地形得来,而那个“野”字儿,据说是康熙给加的,因为当年皇上路过此地时,当地住民表现得不够礼貌,所以被冠以“野”。
尽管这“野”字儿往上加的时候不是个好词儿,可加上之后这个地名却显得诗意了许多。当菓珍第一次听到有野三坡这个地方时就想去,因为认定了这山坡肯定是蓝天白云、青山碧水、野花盛开、牛羊成群。
就喜欢这样的地方!
自驾车途经十渡开向野三坡。说起十渡,生活在北京的筒子们可能没有不知道的,每年五一、十一,去十渡的路车堵上几十公里属正常,几年前菓珍去时就在离十渡还有十几公里的地方堵了整整两个小时,眼见没希望再向前行了,只好掉头回到一个叫韩村河的地方住下,第二天赶早再进十渡。
记得那次车经。。。三渡、。。七渡。。。最终到达十渡。菓珍一边欣赏着山清水秀的美景一边问当地人:这就是十渡吗?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便心满意足地驻足观景,竹筏游水,然后尽兴而归。
而直到这次途经十渡,才知道十渡过后竟然还有。。十二渡。。十六渡。。直至十八渡!且渡渡美景!
天哪!以前怎么会不知道?当年历尽堵车之艰辛,居然到十渡就打回头了,呵呵,真是脑残啊!(嘿嘿,刚跟90后学的新词儿,自己用着正合适)
温馨提示筒子们,人在旅途,千万不要犯类似的错误哦?
小菓珍和小小菓珍,昨天此刻还埋头于作业,而现在漫步于十二渡的青山绿水之中,那份惬意自不用说了。
一家人在网鱼,好像是开着车来的附近居民。
还有这饮水的马和骑在马上的人,都是这样的悠闲自得。
稍远处,有人在喊:来帮我一下,这皮筏气不足!(注意,那水很浅哦!)
而去营救他的那位却嘲笑:什么气不足,是你太胖了!(放大看看,哈哈)
于是,所有人都笑,尽管素不相识。
身边有人在感叹:多美啊,这样的生活!真羡慕!哪像我们,整天忙得跟牲口似的。
嘿嘿,牲口?那也是城里的牲口吧! 瞧这水中的马,干完活儿还是可以欣赏美景的呢!
不过,假设你有足够的钱,能在这儿买地盖房,你就能舍得放弃城里的繁华来这里住下享受这样的宁静吗?
嗬,刚到十二渡的时候还没车呢,这会儿左右就都停满了。看来都是早上7点之前从北京出发的。
继续赶路。美景快速地从眼前掠过。
因为要赶路,不能见美景就停车,所以好多照片都是在车行进中隔着窗户拍摄的,有些模糊不清。
好些事情往往是矛盾的,就像这旅行,没有目的地就没法计划,不计划心里就没底;而有了目的地呢,就免不了匆匆赶路,匆匆赶路就免不了放弃享受途中的美景。
但目的地的景色就一定比这途中更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