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野钓的人,也大都寓情于山水之间,在这浮生里,偷得半日的闲钓,已便知足,至于钓获的多寡,早就不挂记心间了。拒马河发源于涞源,流经涞水,过十渡,一直向南奔流而去。自零八年徜徉十渡之后,逐渐溯源而上,一渡二渡,三渡四渡,五渡六渡,七渡十渡,十二十三,十五十八。以至于后来的野三坡、百里峡。鱼没钓到多少,却深深地迷上了这片山水。
闲话不表,周五夜,到达拒马河的上游,远离了城市的喧嚣与烦躁,这里是一片清凉世界。下了公路,远远的听见小河响水,心情一下激动起来,顾不上脚下卵石的羁绊,三步并作两步,向着山下河边的钓点奔去。远远的,只有一片宁静的朦胧。依稀看到山影和浓密的树林,耳边是小河的欢唱和野鸟的低鸣。过小桥,穿草地,绕过小树林,扒着崖壁,攀爬了十几米,到了以前的老钓位。 这里只容一人独坐。三面环水,左手是垂直的峭壁,脚下便是潺潺的拒马河水。"
月亮从山尖慢慢转过来,清辉洒满了河谷。
支好钓台,坐下来稍事休息。看着远处浅滩上反射着月光,如同碎银搬流淌的河水,稍微有些迷醉,呼吸着山水的的气息,感觉自己逐渐融入了这山水里。耳边隐约想起了电影里的台词“跳吧,跳下去,你将融化进这蓝天里。”喝口凉水,醒醒神。抽杆垂饵,看着夜光棒缓缓下沉,稳住了,不动了。盯着这沉沉夜色里的亮点,恍恍惚惚,产生了些许的幻觉。终于,夜光棒忽忽悠悠,微微颤动起来,顶起来了,又一下子沉入了水中,亮点消失了。一个激灵,猛地伸手抄杆,扬杆,一股力量从钓线的那端传了过来。哈哈,不小,算是个大家伙了。水下的东西左冲右突,都被我一一化解。渐渐地,挣扎的力量变小了。我尝试着把它往水面上领,露头了,借着月色,隐隐约约看见一张大嘴。鲶鱼,第一回在拒马河里钓到这么大的鲶鱼。由于没带超子,怎么把它提上来成了问题。于是站起身来,左手扬着杆子,右手紧抓岩壁,向十多米后的浅滩攀过去。途中惊险连连,惊出了一身的冷汗,几次险些失足落水。终于,把鱼领到了浅滩上。到了近处才看清楚,一尺多长的鲶鱼,约有2斤多重。这可是拒马河野生的精灵啊,两条须子,一身青白的花纹。说句让各位笑话的话,我脑子马上浮现出水煮鱼的味道。俗,太俗了,净想着吃。扯开户包,忙不迭地把鱼下户,把渔户在河边插好,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回味着刚才溜鱼的种种惊险,意犹未尽。今晚有戏。
话说拒马河由西到东,婉转奔流,到了此处,渐向东北而去,之后转了个近乎一百八十度的大弯,向南流去。我的钓位,在山北水南,古人说的河阴之地,就指的是这种地方。此处河的北岸,是一片乱石浅滩,有座小桥从河水的窄处跨河而过,过了桥是一片杨树林,穿林而过,走到小路尽头,即是我的钓位。说是钓位,其实只是山崖上挨着水面突出的一块大石,高度距水面约有一米,大小只容一人独坐。要想上到石头上去,只有从小路尽头挨着崖壁,扒着崖壁上的缝隙和突出的石头攀援十多米才能到达。垂钓时,人面西而坐,所以说是三面环水,左手是垂直的峭壁。待到鲇鱼上钩后,无计可施,只有转过身来,面朝东,左手扬着杆子,右手紧抓岩壁,攀回小路尽头的浅滩处摘鱼入户。
一尾大鲇入户之后,心里踏实了不少。不怕各位笑话,想想自零八年以来,在拒马河里钓的鲫鱼,最大不过四两,最多不过二斤,嘎鱼鲇鱼更是寥寥。今天能钓上这等大物,也算是得偿所愿,心里很是激动,旅途的劳碌困乏一扫而空。顺原路攀回钓位,再次上饵抛钩,再次满怀期待的盯着那夜色里的一点亮光。谁知浮漂刚到位就有了动静,夜光棒不缓不急,又没入了水中。扬杆,比不上刚才的力道,却是有些分量,在水中领着线走了两三个回合,被我提出了水面。大皇军一尾,约有二两多, 挂在勾上嘎嘎地叫。拒马河所有的鱼种里,我觉得嘎鱼最为憨楞可爱,一是模样喜人,二来吃钩也是凶猛无比。两个五号勾都咽了下去,好在不是很深。摘下鱼,索性回去把鱼护也提了过来。自此,大小嘎鱼慢蹦,看来这次是找着嘎鱼窝子了。一连钓了二十多尾,忘了冷也忘了饿,更忘了尘世的烦恼纷争。每每在想,钓鱼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也许我们钓的并非是这水里的游鱼,而是这山水,这志趣,钓的是这份悠闲,钓得是与自然的亲近,钓得是远离尘世的清静。
后半夜的月色显得更加明亮清冷,周围也变得更静了。鱼口渐稀,是啊,也许鱼儿也都要进入梦乡了。久不上鱼,困意就上来了,正想收杆,恍恍惚惚间猛然发现水面上的夜光棒不见了,那点熟悉的亮光无影无踪,水面一片沉寂。下意识的抬手扬杆,杆子一下就弯了过来。水下的大物吃痛,开始发力,二号大线被拽的嗡嗡作响。几个回合下来,就是不见夜光棒露出水面,不知水下是什么怪物。猛的,水面上哗啦一声响,隐约看见大尾巴激起一片水花,好像又是一条鲇鱼。心里一喜,刚刚要再展身手,却觉得手上一轻,杆子又变得直直。收回杆来一看,整条大线带着漂都去了,从杆头绳处脱开了。看着空空如也的鱼竿,心中怅然若失,用了两年的鬼手漂也随着大物去了。转念间又一想,也罢,钓鱼也凭缘分,脱得金钩去,来日成蛟龙。一喜一忧,忧而转喜,不知有多少钓鱼人跟我一样,有这样矛盾的情感,又有多少人能理解这种情感。
挂好鱼竿,回到岸上。拾一拢枯枝,燃一堆篝火,火舌跳动,烤的人暖意融融,靠着大石,我沉沉的睡去了。
一觉醒来,觉得有几分寒意。篝火早已燃尽,只有几块余烬微微发着温暖的红光。山中比不得城里,尤其是在这河边,水气太重,显得就更冷了。往火堆里添了柴火,不一会,火又旺起来了。烤了一会儿,决定回钓位再战。看时间时,已快四点。
直至天亮,又上了嘎鱼十来尾,一乍长的随手就放了。看来山区雨后,河水发浑,鲫鱼是不吃钩的。嘎鱼倒是很好钓。
早晨的河面,氤氲着一层水气,我坐在这崖边水中的大石上,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天色大亮后,嘎鱼便不再开口。于是收拾东西,回到了岸上。
把渔户提出水面,有些沉重,五斤左右的样子吧。扒开渔户细看,一尾鲶鱼,嘎鱼有二十多个,个头都不小,最小的也有二十公分左右。其中更有不少大肚子的。转手又把渔户放回了水里,心想收拾好东西最后再说。
不紧不慢地把东西往包里装,心里却是一直在犹豫。想想这拒马河边,从祖祖辈辈居于此的当地人,再到我这百十公里外来的钓鱼人,没有一个不想着从拒马河里索取的。流淌了千万年的河水眼见着枯竭了,说是河,有些地方变成了小溪,有些地方更是河水无踪,鱼虾绝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现在变成了杀鸡取卵,涸泽而渔。过几年,我现在钓鱼的地方也许就不复存在了。真不敢想,我们的后辈子孙还能不能有机会像他们的父辈一样,在这青山绿水中徜徉。唉。。。。没什么可犹豫的了!转身提起渔户,把这水里的精灵,统统放归家园了。都回去吧,好好繁衍生息吧。说实话,心里畅快了许多。有些事,我无力改变,有些事,我力所能及。愿诸位同好们,也都能做一个爱护自然的钓鱼人。
背起背包,向远处走去。嘴里哼着最近很是流行的歌:“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